用户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下潜,到“蓝海”的更深处|浙江海洋学院近5年来科研发展纪实

[复制链接]

37

主题

57

帖子

27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7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6 15:43: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吧!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浙江海洋学院从她的前身——浙江水产学院开始,依山旁海,耕耘着东海这片蓝海,从中汲取着“养分与雨露”,让自己的科研尤其在渔业领域,独树一帜.
而今,海依旧还是这片海,但要想有更大的科研成果,就需要不断向蓝海深处“下潜”。近5年来,浙海院紧跟国家发展战略,不断推进优势科研项目,同时大力尝试拓展科研新领域,走出了一条与海洋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科研之路。
从指导生产到修复生态前段时间,浙海院下属的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在我市西闪岛试验场所培育的小黄鱼苗种,度过了野生鱼驯养、亲鱼越冬及强化培育、人工催产与受精卵孵化、人工育苗等阶段,约2.5万尾小黄鱼宝宝活泼健壮、生长良好。这也意味着,继完成“四大海产”中的大黄鱼、墨鱼人工繁育后,“第三条鱼”——小黄鱼的人工繁育项目在我市获得重大突破。
浙江海洋学院西闪渔业科技岛西闪岛上海院科研人员攻克小黄鱼规模化人工育苗难关
在中国传统海洋渔业上具重要地位的小黄鱼、大黄鱼、墨鱼(曼氏无针乌贼)、带鱼并称为“四大海产”,占渔业总产量的60%左右。“过去,在渔业资源丰富以及捕捞强度弱的情况下,我们主要科研工作以开发为主。”浙海院副校长徐汉祥说,在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我们是东海区鱼情预报的组长单位,对相关鱼类的产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制出了大量海图与鱼况图,来指导渔民更好地发现鱼汛。与此同时,科研团队还针对过去渔船动力不足等问题,开发出了许多节能、安全、捕捞效率高的渔船船型,助推渔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东极岛青浜科研基地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捕捞强度的与日俱增,渔业资源日益衰退,学校的科研团队转而瞄准了渔业资源的保护与养护。“伏季休渔的方案还是我做的,随后我们还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搞保护区、海洋牧场、增殖放流、人工鱼礁等等。”徐汉祥告诉记者,目前国家的政策是“生态优先,以养为主”,而学校的渔业科研工作也正是围绕这个而展开的。
2008-2012 年仅在浙江省,浙海院放流品种达30 种、放流数达37.4 亿尾,建立了18 个增殖放流区与12 个人工鱼礁区(47.91 万空方米)、4 个人工藻场区(53 万平方米)与5 个保护区。
曼氏无针乌贼增殖放流人工鱼礁建设
从笼捕梭子蟹技术、深水网箱养殖、曼氏无针乌贼培育,再到大黄鱼、小黄鱼的人工培育,海院人让“四大海产”逐渐多了过来。 “现在,我们的墨鱼、小黄鱼与大黄鱼三大海产的苗种人工培育有了一定的基础,其中,墨鱼已经恢复到了8000吨左右的产量,7—8年时间内,可恢复到1—3万吨的水平。可以这样说,现在放流要多少苗种,我们就可以产出多少来。”徐汉祥满怀信心地说,虽然去年进行的带鱼人工繁育失败了,但学校还会坚持到底,“带鱼的耐捕捞压力是最强的,如果没有了带鱼,舟山渔场就不是舟山渔场了。”目前,“东海带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正在由浙海院为主导做方案。
徐汉祥表示,为保护渔业资源,学校还将改良自己开发的渔业用具,比如在蟹笼上增加幼蟹释放口,并增大网目,提高对幼蟹的保护力度;开发鱼笼,提倡减少拖网作业,以保护海底的生态系统。
青浜岛科研基地曼氏无针乌贼卵体长势良好学校海洋科研屡登高峰在很多人眼中,海院人以往只是在关注渔业资源的衰退和渔业产业的发展,当浙海院作为第一承担单位的科研成果“东海区重要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获我国科技成果的最高奖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时,浙海院在一定意义上站上了国家战略高地。
“这个项目符合东海渔业发展需要,有利于社会稳定和渔区经济的发展。”浙海院校长吴常文教授说,国家正在实施海洋战略,如果传统产业做不好,新的产业怎么去拓展,“按照我的想法,海洋开发,渔业还是要先行。”
吴常文教授坦言,这次能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是国家对我们长期工作和学术水平的肯定。从2001年开始,为了这项研究,倾注了太多人的心血与付出,而不是单单10个获奖专家,背后还有100多个专家付出的辛劳。
是的,罗马城不是一天就能筑就的,而浙海院的科研是站在过去的牢固基石上逐渐向上攀登而取得的。现在,该校在海洋科学、水产以及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均有所建树。
完成了大黄鱼、鮸鱼等全基因组序列图谱绘制,其中以第一通讯单位和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大黄鱼全基因组分析”学术论文,成为世界首个石首鱼科基因组图谱;
突破了低值海水产品及其加工下脚料制备活性肽关键技术,形成了“海水产品下脚料—胶原肽——功能制品”的技术体系和生产规范,实现了海洋生物资源的绿色环保和高效利用;
率先突破了我国东海传统四大海产中的岱衢族大黄鱼、乌贼、小黄鱼以及其他一批鱼、虾、贝的繁育,成为东海区最重要的水产种苗繁育研发基地;
突破了新型离岸网箱养殖、筏架养殖与围拦养殖成套工程技术,形成了适合我国海域条件的离岸抗风浪养殖设施制造,配套装备和高效养殖技术体系,并通过东海区示范应用引领和支撑了我国-20M以下深海域网箱养殖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东极岛青浜科研基地大黄鱼深水网箱养殖
采用数字化技术,突破了大型船舶四维虚拟建造、分段火工矫正、组配件精度安装、一次定位搭载等多项关键技术,促进我省船舶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突破了船机桨的完整性匹配、主机余热利用以及节能附体优化匹配等关键技术,开发了导管桨、双速比齿轮箱、高效舵、余热利用装置等节能装置,已在沿海大中型船舶中广泛推广应用。
据统计,五年来,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其中主持1项,第三完成单位1项)以及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国家海洋局海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和中国专利优秀奖等省部级奖37项。
五年来,浙海院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88项,其中863计划7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7项,到校科研经费年均7401.30万元。去年,到校经费创纪录地达到10041.39万元,同比增长了25.70%。
科研水平的突飞猛进,也让学校地位与学科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十五”以来,建有11个省级重点学科,其中省重中之重学科2个(海洋科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第三轮学科评估中,学校海洋科学、水产、船舶与海洋工程三大主干学科均取得较好名次,其中海洋科学位列全国同类学科第5名。
浙海院科研将开启新征程身处舟山新区、依海而建的浙海院,从1998年正式创建至今,经历了不少岁月变迁与人员更替,而迁入新的校址——长峙岛后,浙海院也开启了新的征程。
2014年,“浙江省海洋渔业装备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近海海洋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和“浙江省海产品健康危害因素关键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相继落户浙海院。同时,“浙江省海洋大数据挖掘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也列入拟建设实验室。
截止目前,浙海院已拥有3个国家级平台,1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 8个其他科研创新平台。
2014年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进一步突破性增长。学校在2014年度高校专利授权量的实用新型类中位居排行榜第四,学校下属海洋与渔业研究所(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以139件授权量,位居科研机构榜单首位。
2014年该校“浙江海洋电子技术创新团队”入选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组建校内科研团队7个。学校拥有牵头的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增加至2个,另一个分别为“浙江省海水养殖重点科技创新团队”。 该校组织申报的“中国海洋科技引智园区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在科技部2014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入选全国第二批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这是全国首个海洋类国家级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一项项科研成果标志着该校科学研究实力大幅度提升,学科结构和人才梯队进一步完善,研究团队逐渐成熟。但这些,并没有让浙海院停下前进的脚步,他们还想逐渐走向深海。“在传统科研基础上,目前,我们还想海工、江海联运船型研究、清洁能源开发、水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寻求突破,让学校的科研能更上一个台阶。”徐汉祥说,将来,我们还会用立体结合技术来研究海洋,无人机、水下机器人、海船科考船三位一体,以此来开发与保护海洋,努力为国家海洋战略贡献自己的力量。 据浙海院“十三五”规划,学校将目标锁定为成为我国重要的海洋人才培养基地、海洋科技研发平台、海洋高新技术孵化园区、海洋科技引智载体和海洋人文社科研究中心。




新媒体运营中心 出品
编辑排版:pig 沿洁
记者:刘浩、通讯员:陈位权

搜索关注浙江海洋学院官方微信平台
zjouzs
新媒体运营中心 点滴传播正能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